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海归招聘网!
QQ:8377085   Tel:0839-5253278          保存到桌面 |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当前位置:海归招聘网文章资讯科研院所科技人物

张存浩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 曾多次改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haigui  来源:海归人才网  发布时间:2014-01-10 14:44:36
张存浩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 曾多次改行(图)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洪鹏 特约记者 李丹) 出生于上世纪前30年的科学家,在人生经历上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四海求学,荣归报国,动荡中坚守。这些并非是出自同一个模板的故事,而是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殊途同归的真实历史片段。这些相似的经历,绘就的是一代科学家的气节与风骨。
张存浩便是这一代人中的一位。他有着书香门第的家世,也曾有留学海外的光鲜学术背景,他在建设新中国的号角声中回国,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白手起家。一生中,张存浩曾多次改行,而每次改行皆为国家而战。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后悔之说,科研就意味着他的生命,而他的生命只为一个目标——报国。
今年,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授予他时,这位曾历经人生波澜,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渐渐老去的老人,谦虚而真诚地说:“我认为这个奖不该颁给我,而是应该授予我们的集体,没有他们,我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经历成长
放弃深造离开旧金山
常有人问他:一辈子为了国家转行,没有顾及过自己的科研兴趣,后悔过吗?他每次都坚定地说:“没有。回来就是为了报国的。”
1928年,张存浩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张铸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母亲龙文瑗系云南哈尼族人。
张存浩2岁起,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抗日战争爆发时,张存浩正在读小学。因不愿自己的长子接受日本奴化教育,龙文瑗毅然将9岁的张存浩交给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父姑母抚养。
张存浩的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是新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姑母张锦23岁时在美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是当时中国有机化学领域鲜有的女博士,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1943年,正读高二的张存浩肄业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1948年,他又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1948年,20岁的张存浩踏出国门,赴美留学。他先入爱阿华州大学化学系,后转入密西根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1950年8月,张存浩获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而在此前2个月,抗美援朝爆发。姑母坚持要求让他在美国读完博士再回国,但张存浩报国心切,1950年10月12日,张存浩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放弃多家单位给出的丰厚待遇,离开旧金山登上开往祖国的轮船。
经历
报国
水煤气产出量世界第一
回国后,张存浩暂居北京。
刚成立不久的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正招揽人才,研究所奠基人张大煜先生经常到北京延揽人才,偶然地遇到了张存浩。
谢绝了北京大学等京区四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邀请,1951年春张存浩来到大连。
当时,亟待建设的新中国面临着贫油的困境。大连分所承担起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
从煤经过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过去用的是稀少昂贵且催化效率很低的钴催化剂。英美等国当时着手研究铁催化剂,但具有积碳严重、催化剂寿命短等严重缺点。
张存浩及时扭转方向,与多位同行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高效氮化溶铁催化剂,每立方米水煤气有效成分产率超过200克,显著超过当时国际上160克的最高水平。1956年,这项研究获得我国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张存浩院士
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山东无棣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
1950年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职。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
张存浩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是我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经历
科研
山沟钻研火箭推进剂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命运与轨迹。张存浩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箭推进剂的研究。
没见过火箭,没见过发动机,张存浩作为负责人,带着一群人驻进了金家沟这个名符其实的山沟里。
张存浩说:“从事火箭推进剂研究是很危险的,燃料也有很大毒性,完全不出事故,除非你不干。我算是专业人员都会出这样的事故,如果让别人去做就会更危险。”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存浩与他的同事们首次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1964年,项目成功收官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经历
惭愧
搞激光得个绰号“张着急”
1973年,张存浩再次转行。这一次,他发起组建了激光化学实验室。这次是张存浩自己提出要从事化学激光研究的。
作为激光化学实验室第一批组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回忆道:“在他手下干事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他非常着急,想尽快把化学激光搞上去。他也不说什么,但就是每天来检查工作,问你有什么进展。要是总没有进展的话,你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一特点,张存浩还得了一个“张着急”的绰号。
如今,张存浩被问起“张着急”这个绰号时,还会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知道这个绰号,当时的确是有点着急,有些惭愧。”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张存浩的着急也是有原因的。
半年内,这个刚刚成立的实验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
激光燃烧试验中产生的烟雾是有毒的,氟气会影响骨髓造血,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楚,但没有人退缩过。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张存浩率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经历
纳贤
不惜重金赴海外挖人才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的张杰是被张存浩亲自引进回国的一位青年人才。
1997年,张杰正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担任高级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这一年,张存浩访问考察了卢瑟福实验室,在听取英方介绍时,他知道了这位年轻有为的中国科学家,于是便提出想见一见张杰。
一天后,张存浩再次来到卢瑟福实验室,三个小时的谈话中,张存浩向张杰提到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怀有报国之情的张杰被感染了。
然而,要放弃在国外十年的科研基础,回到祖国从零开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存浩深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张杰争取到最有效的支持是让张杰回国最关键的一环,为此,张存浩想到了主任基金。但是,主任基金的额度也仅有二三十万,他提出,能否将基金委主任、副主任的基金都拿出来,共同资助一个人。
在张存浩的努力下,基金委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张杰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如今,已经设立了20个年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已资助了3000多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

Tags:

作者:haigui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8-2019 海归招聘网 www.91HaiG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8,890.62500 毫秒
海归招聘网是领先的海归人才招聘网站:海归博士招聘_海归硕士招聘_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等。[蜀ICP备190411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