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2025学年教学科研人员招聘启事(第二批次)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深入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和以“跨、通、融”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学科研人员,欢迎有意者前来应聘。
一、人员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
2.符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与师德素养;
3.具备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条件;
4.具备适应岗位需要的身体条件。
二、岗位相关条件
具体岗位信息详见附件。
1.应聘人员应于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或已取得相应层次学历学位证书(其中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须至少取得答辩通过证明或毕业证明)。
2.岗位条件中有年龄要求的,以本轮报名时间截止当日计算。
三、相关待遇情况
1.学校为教职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符合学校人才引进条件的高水平人才,录用后给予同行业领先的薪酬待遇、住房补贴,提供科研配套及科研启动费。
2.学校为教职工提供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缴纳五险两金,享受工会福利及其他国家和上海市规定的相关福利。
3.其他待遇:学校有周转公寓供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新聘人员租住,校区间提供交通班车。录用后学校协助为符合上海市落户政策的人员完成相关落户手续。
4.工作地点:主要为松江校区,部分岗位以虹口校区为主。
四、报名时间和方式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15日。
2.报名方式:应聘采用招聘系统网上报名方式,应聘人员需登录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才招聘网(zhaopin.shisu.edu.cn)投递岗位,进行应聘(需先注册账号并完善个人信息)。
3.职位投递:
教学科研人员投递职位名称,请选择“教学科研人员”(具体投递网址:https://zhaopin.shisu.edu.cn/product/recruit/defalt/recruitPost.jsp?FM_SYS_ID=shwgydx&postTypeCode=2 )
4.简历填写:请在系统内填写完整的个人简历,填写系统简历时“简历附件”处请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学历、学位证书、任职证明、海外经历证明、科研项目及获奖证明、论文首页及目录、代表性论文全文、国际会议发表等)。
五、资格审查
应聘人员应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相应材料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报考资格。招聘单位将根据收到的应聘材料进行筛选与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对象进入笔试、面试等环节。
六、考察方式及流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工作由招聘单位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审批录用。
七、联系方式
1.岗位信息咨询:
详情可咨询各招聘单位办公室(联系方式见附件)
2.人事政策咨询:
联系邮箱:renshi@shisu.edu.cn(简历请至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才招聘网投递,邮箱不用于接收简历)
咨询电话:021-67759315人事处杨老师(来电时请说明是在海归招聘网看到的信息)
上海外国语大学人事处
附件:2024-2025学年教学科研招聘岗位(第二批次)
序号
|
部门
|
职位名称
|
任职要求(招聘条件)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1
|
法学院
|
专任教师
|
博士,法学专业,人工智能法学方向,或网络法学、数据法学、数字法学、智能法学等方向。能胜任人工智能法学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科研兼擅,学术成绩突出。
|
何老师
|
021-67701360
|
qiang_1111@126.com
|
2
|
国际教育学院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技术赋能的语言教育、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教学科研兼擅,学术能力突出。
|
朱老师
|
021-67701908
|
2019349@shisu.edu.cn
|
3
|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
科研人员A
|
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副高级及以上,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区域国别研究相关专业,中东欧研究方向,科研能力突出。
|
李老师
|
021-67701560
|
2019241@shisu.edu.cn
|
4
|
科研人员B
|
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副高级及以上,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区域国别研究相关专业,独联体一体化亚欧研究方向,科研能力突出。
|
李老师
|
021-67701560
|
2019241@shisu.edu.cn
|
|
5
|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
科研人员
|
博士,中级及以上,方向为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科研能力突出,能够主持或完成较高水平科研项目。
|
李老师
|
021-67701560
|
2019241@shisu.edu.cn
|
6
|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
科研人员
|
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副高级及以上,艺术史、世界史、计算机、古典学、古代语言、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从事古希腊、古埃及、内亚(含印度、犍陀罗)、文艺复兴等艺术研究,或者计算艺术史或数字图像处理相关研究,科研能力突出,人才引进者需能够主持或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具有较好国际经历或国际交流经验。
|
廖老师
|
021-67701560
|
wai@shisu.edu.cn
|
7
|
欧洲研究所
|
科研人员
|
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副高级及以上,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区域国别研究相关专业,欧洲问题研究方向,科研能力突出。
|
李老师
|
021-67701560
|
2019241@shisu.edu.cn
|
8
|
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大中小学外语教材研究基地
|
科研人员
|
具有外语教学法或语言学专业相关方向博士学位,正高职称不超过50周岁,副高职称不超过45周岁,中级职称不超过35周岁,身心健康,参与过教材编写的相关工作,有外语教材研究相关成果,有语料库建设经验者优先;关注教材研究动态,热爱教材编写与使用、新形态教材研究开发等相关研究方向,具备良好的科研工作水平和学术活动协调能力;能够分担教材基地的部分学术事务性工作。
|
成老师
|
/
|
nritm@shisu.edu.cn
|
9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人员
|
博士,拥有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区域国别研究、经济学、社会学等专门学科背景,熟练掌握阿语、英语或法语,有田野调查和国际学术交流经验,并在该领域取得与所申请岗位相匹配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有志于或正在从事具体区域国别研究的专业人士优先考虑。
|
陈老师
|
021-67703905
|
zhazhx1@shisu.edu.cn
|
备注:1.应聘人员应于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或已取得相应层次学历学位证书(其中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须至少取得答辩通过证明或毕业证明)。2.岗位条件中有年龄要求的,以本轮报名时间截止当日计算。
Tags:
作者:haigui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